欢迎您来到一诺智业旅游集团官网,我们专注: 农旅文养全产业链规投建营一站式提供商!
021-6422 7009 13636541448
时间:2022-10-25
浏览量:
分享到:
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,是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。编制乡村规划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着眼破解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等突出短板弱项,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。
一是聚焦畅通畅行。甘肃地广人稀,大部分村庄点状分布、村民居住分散、资源利用率不高。在乡村规划中,我们有针对性地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,加快推进乡村道路路网、自然村组道路通硬化路,实现农村公路建设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,真正把产业路、旅游路、致富路修到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。
二是聚焦服务配套。抓好乡村规划与县城、中心镇规划有效衔接,因村制宜明确村域公共服务设施选址、规模、标准等要求,引导城镇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,加强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、文化体育、养老托幼、电商网点等设施配置,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融合发展的格局,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。
三是聚焦生态保护。突出以规划提升农村“颜值”,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治理,优化乡村水系、林网、绿道等空间布局,让生态美起来、环境靓起来,厚植山清水秀、天蓝地绿、村美人和的乡村底色。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扎实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,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,稳步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,让良好人居环境真正成为农民生活的增长点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。
四是聚焦发展安全。深化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,综合考虑滑坡、泥石流、旱涝等各类灾害的影响,划定乡村灾害风险管控边界,明确综合防灾减灾措施,筑牢农村安全“防火墙”,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。编制实施乡村规划,必须既注重塑形,更注重铸魂。
一是延续文化根脉。敬畏历史、敬畏文化、敬畏生态,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,在规划中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,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制度规定,加强各类建设风貌管控,不搞大拆大建,全力保护好文物古迹、传统村落、民族村寨、传统建筑、农业遗迹等原始风貌,保留乡土韵味,留住田园乡愁,突显乡村本色,实现“看山望水记乡愁”。
二是激活文化内涵。健全村庄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机制,深入挖掘陇原乡村深厚的文化积淀,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。规划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广泛开展文明村镇、星级文明户、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繁荣兴盛农村文化,提升农民精神面貌,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。
三是放大文化效应。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从全局统筹谋划、整合资源,大力发展以农(牧)耕文化为魂、田(草)园风光为韵、村落民宅为形、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产业,推进旅游专业村、乡村民宿、农家乐等业态扩面提质,打造一批特色鲜明、体现地方人文的文化旅游精品,持续扩大甘肃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。
文章标签